七十年至八十年年間,不管婚喪喜慶、朋友相聚離別等任何喜怒哀樂場合,如果桌上有 一兩 瓶紹興酒,總會被覺得誠心十足,真夠體面。當時,因紹興酒需求量增加,而台灣地區只有「埔里酒廠 」在生產紹興酒,無法滿足台灣國內民眾的需求,而且包括日本90﹪以上市場及其他三十餘國家對台灣埔里紹興酒的愛好,紹興酒的外銷市場也都需要大量的供應,因而造成供需極大的落差。當時的台灣菸酒公賣局於是將紹興酒製造的技術擴展至其他所屬的樹林酒廠、台北酒廠、台中酒廠 、隆田酒廠 、屏東酒廠等如法釀製紹興酒。近取當地的優質糯米為原料,公司派遣製酒技術人員分別傳承給釀酒師傅和工人,引用相同的紹興麴種,甚至把紹興的生產流程全部拍成照片,製酒密訣一點不留的用紹興酒道統的釀酒藝術傳承釀製,但仍然釀製不出堪與紹興黃酒媲美的酒來,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愛蘭泉水」及「埔里氣候」。只因為水質、儲酒氣候不同,所造的紹興酒,無論色、香、味,都不能與埔里酒廠 所釀造之紹興酒相比。只是當時菸酒公賣局因政策的需要,不得標示「埔里酒廠 製造」之字樣或者是其他酒廠製造等區別,以免造成市場混亂。因而當時如何才能買到真正的埔里紹興,只有透過民間黑市高價購買,或者透過當時的省議員與總公司的隸屬關係,限量定額購買,所以才會有「省議員酒」的由來。另外在一般市面上看到的紹興酒酒瓶與商標皆一模一樣,如何買到一瓶真正的紹興酒,因此就有看瓶子底部暗碼、看商標內暗碼、看瓶蓋暗碼、看酒色澤等許多傳說,最終目的,還是想買到一瓶真正的「埔里紹興酒」或其可當為炫耀,可見當時買「紹興酒」之風糜。
所以紹興酒也只能是埔里地區,配合天然的氣候、泉水製造出來的紹興酒才能獨特,也非外地所能仿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